海螺水泥提出了"一横一纵"两个需求。横向要复制每个一项工艺流程,要"看见"从原料入厂,到产品出厂的每个环节;纵向需求是集团希望实时"全域数字化可视、可控、可预测"的目的,全球各分公司的生产指标、效率指标、安全指标,以便进行生产调度、工艺优化。
依托软通动力iSSMeta底座,海螺水泥打造了全域数字化生产监管平台,一只脚已经跨入工业"元宇宙"。
工艺流程数字孪生
海螺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水泥建材企业之一,位列《财富》世界500强第353位,中国企业500强第104位,中国制造业500强第41位。在全球范围内拥有500余家子公司,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。
如此一家世界500强企业,虽然在核心生产环节早已完成信息化,但海螺水泥还是希望以"数字孪生"为切入点,完成数字化转型,实现从原料准备、物料周转、生产制造,到产品销售、物流运输的全流程可视化。
软通动力就是海螺水泥此时的合作伙伴。
"数字孪生"源于数据可视化,但走出这一步并不容易。如软通动力这样的服务商,不仅要懂数据、懂孪生,还要懂工业设备、应用场景、工艺流程。尤其在水泥制造领域,更存在很多奇奇怪怪的冷知识——例如煤粉需加热后投入回转窑,才能更容易充分释放热量;再例如"烈火焚烧若等闲、粉骨碎身浑不怕"是指"两磨一烧"的核心生产环节。
这些奇奇怪怪的冷知识,其实就是各类工艺流程,而软通动力就是要透过数字世界实时"直播"物理世界。
基于软通动力iSSMeta产品,海螺水泥已建设落地多级应用的生产监管平台,其可以实时查看矿山、堆场、原料磨、煤磨、窑、余热发电、SCR、SNCR、湿法脱硫、生物质燃料、协同处置、水泥磨等工艺流程图、设备状态,以及工艺参数等数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