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发布的《儿童零食通用要求》团体标准于6月15日起正式实施。该标准对儿童零食营养健康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定。据悉,这是国内首个关于儿童零食的标准。
俗话说,没有规矩,不成方圆。有了标准,企业生产和市场监管都可以做到有据可依,消费者消费也能心中有数。从更长远的角度看,该标准的实施,有望为儿童营养零食规划提供研发依据,树立行业标杆,推动儿童零食市场健康发展。
不过,既然是“首个”标准,说明此前国内相关标准是缺失的。与国外的儿童零食标准相比,国内现行的各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,除了对婴幼儿配方食品、辅食有规定外,尚无关于“儿童零食”的概念和相关标准。这也意味着,市场上大多数“儿童专用”食品,其实并没有针对儿童需求进行生产,只是商家进行商业营销的一种手段。
与标准缺失相伴,儿童零食市场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乱象。中国副食流通协会5月发布的《儿童零食市场调查白皮书》显示,目前,我国儿童零食市场产品质量良莠不齐,既有专为儿童研发的高端零食,也有高钠高脂肪的不健康零食,甚至是“三无”产品的辣条类零食。
商家打“儿童专用”牌,表面看是区分产品品类,制造细分市场,但实际上更多是为了抬高产品市场价格,获取丰厚利润。商家只要强调某方面的功能,再给产品加上卡通形象的包装,就能让儿童食品的价格成倍上涨,但整个商业运作里面多有虚假宣传、误导消费的成分。业内人士指出,市场上标榜“儿童专用”的食品,就制作工艺和营养价值而言,基本与普通食品差不多,即使是添加了钙、锌等微量元素及各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,其用量也达不到有效剂量。更有一些商家为了刺激儿童的食欲,在产品中添加大量人工合成色素、甜味剂等添加剂,由此埋下安全隐患。http://www.bj6611.cn